12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对“十四五”期间省内海洋经济发展作出部署。其中,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规划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推动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开发,基本建成已规划近海浅水区项目,推动省管海域近海深水区项目开工建设,争取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并推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强化省统筹工作力度重点统筹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场址资源划分及配置、发展与安全以及海上集中送出、登陆点和陆上送出通道、送出模式等,支持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与海洋牧场、海上制氢、观光旅游、海洋综合试验场等相结合,力争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达到900台(套)。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开展低风速、 大容量、 抗台风、 防盐雾风电机组研发制造,加快漂浮式风机基础、 柔性直流送出等关键技术转化运用。 进一步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重点引进或鼓励收购新型材料、 主轴承、 齿轮箱、 海上升压站、 施工船机运维设备等产业链企业, 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前谋划海上风电运维产业发展,重点在阳江、 揭阳、 汕尾等地布局建设海上运维基地, 同时鼓励支持风电研发设计、 装备制造、 风电施工及运维企业加强合作, 通过组建专业运维机构或委托开展社会第三方专业运维,推行运维服务专业化。
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1. 建设珠三角海上风电研发服务基地。 以广州、 深圳、 中山为核心, 以明阳智能、中广核等企业为龙头, 打造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研发基地。 利用广州南沙、 深圳前海、 珠海横琴等自贸区发展海上风电金融产品, 培育和创新海上风电设备融资租赁及保险、 基金等海上风电金融业务。
2. 建设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争取将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推动开工建设。 打造汕头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配套一定整机组装产能。推动汕尾 (陆丰) 海洋工程基地建设,设立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 谋划布局揭阳运维基地。
3. 建设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推动粤西阳江、 湛江海域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集中规划、 连片开发, 打造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打造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 加快推进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建设。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湛江) 参与海上风电研究。
规划表示,打造汕头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 建设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依托汕头临港经济区、 揭阳滨海新区和潮州港临港产业平台, 推动东翼海洋油气、 港口物流、 海上风电、 海工装备等产业协作互补发展。
规划谈到,支持茂名重点发展港口物流、 临海石化、 滨海旅游等产业,积极推进茂名港、 茂名博贺临港工业区、 茂名石化工业园建设,打造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 区域性港口枢纽和物流中心。 增强阳江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功能, 重点推进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建设。
规划提及,“十四五”期间广东省还将强化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促进海洋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海上风电等涉海企业集聚。鼓励海洋领域研发资助专项向企业倾斜,支持海洋电子信息、 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 海工装备、 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公共服务等海洋六大产业产品研发、 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等。围绕临海绿色石化、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 海上风电、 海洋电子信息、 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 打造2~3 个海洋高端产业集聚示范区。
除此之外,广东省将“十四五”期间斥资900亿元,重点建设省管海域阳江南鹏岛、 沙扒、青洲,湛江外罗、 徐闻、 新寮,珠海桂山、金湾,惠州港口, 汕尾后湖、甲子,揭阳神泉, 汕头勒门、 海门等海上风电项目,并推动国管海域专属经济区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上一主题: 北方稀土瑞鑫公司稀土金属镨钕(钕)产量突破1万吨
下一主题: ASM与韩国矿业公司签署关键金属供应协议
Powered By 浙磁协门户网 版权所有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02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302100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