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11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稳定市场价格等政策措施成效不断显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非制造业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汽车行业努力克服芯片供应紧张、散点疫情爆发、政策法规调整等影响,产销形势总体略好于月初预期。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下降。分车型看,乘用车虽受到芯片供应依然不足、散点疫情爆发的影响,但月产销环比上升,运行态势基本与10月一致;商用车受国六排放法规切换、“蓝牌轻卡”政策调整预期带来的消费观望以及行业红利不断减小等因素,产销同比依然呈现大幅下降,运行态势弱于10月。
虽然汽车产销下行压力较大,但是行业仍然不乏亮点。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新高,累计产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渗透率提升至12.7%,目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二是本月汽车出口同比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三是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同比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5万辆和252.2万辆。从增速变化来看,产销环比分别增长10.9%和8.1%,同比分别下降9.3%和9.1%,产量降幅比10月扩大0.5个百分点,销量降幅比10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量同比下降0.5%,销量同比增长2.5%,其中产量增速较10月由正转负,销量增速比10月扩大1个百分点。去年12月汽车产销水平位居全年最高,为283万辆,叠加芯片供应不足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今年12月汽车行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4.5%,增幅比1-10月均继续回落1.9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0.5%和1.5%,产量增幅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销量增幅比1-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生产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当月产销分别完成45.7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2倍。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中汽协负责人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21年逐月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了10%,产品不断丰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一大动因。传统车企、新造车企业都在快速迭代新产品。11月份,比亚迪近10万辆的汽车销量中,新能源占比超过了九成。而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头部新造车企业月销量均突破了一万辆,同比增长都在一倍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群策群力、奋发有为,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工信部指出,五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从2017年产销量突破75万辆,到今年突破300万辆,是2017年的4倍多。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根本原因离不开一系列给力的政策。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些战略规划为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此外,相关部门先后推出60余项支持政策、制定实施150余项标准,各地政府结合实际出台500多项配套政策,建立起全球范围最为完备的支持政策体系。
Powered By 浙磁协门户网 版权所有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02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302100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