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孙晓琦领导的团队面向清洁、高效离子型稀土矿冶金集成工艺研发的需要,在稀土高效清洁分离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高度评价。目前该团队开展的工业试验正在顺利进行,并与赣州市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厦门钨业、赣州稀土、虔东稀土等开展实质性合作。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张云研究员表示:“面向国家需求、行业共性问题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是我们的责任。”他介绍说,孙晓琦团队为此开展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开拓高性能稀土分离体系,以解决稀土分离流程从应用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过渡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人员采用世界前沿技术,对高效清洁稀土分离工艺研发过程中所涉及的溶液配位化学、萃取剂设计、萃取热力学、萃取动力学、萃取机理、分离材料等基本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重要研究成果。创新性工作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会志》《美国化学会可持续化学与工程》等期刊连续发表,并入选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全球奖。
同时他们还与国有大型稀土集团合作,将所研发技术应用于工业试验。该团队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离子液皂化技术,基于离子缔合机理,可从萃取机理上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现有工业试验表明,所用低成本萃取剂无磷,完全国产化;直排废水中总氨氮量显著低于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标准要求。
厦门稀土所还与赣州稀土集团合作,对废渣中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的回收开展研究,发现渣中稀土含量为原山含量的130多倍,但回收其中的有价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存在很大的挑战。针对放射性废渣的特点,研究团队应用新型萃取体系,目前工业试验进展顺利,废渣经过酸溶解和萃取,酸浸液的稀土回收率大于92%,放射性元素钍的回收率大于90%;分离所得镥产品的纯度大于99%。废水中,残余钍的含量达到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团队还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开展工程技术研究,提高我国离子型矿的稀土利用率。该项研究有利于显著降低酸碱消耗,可节约直接生产成本25%~30%,具有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主题: 工信部调研中国铝业公司稀土业务管理等相关工作
下一主题: 斯洛伐克科学院教授来包头稀土院进行学术交流
Powered By 浙磁协门户网 版权所有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02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302100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