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浙江磁性协会门户网!

稀土将才张尚虎:开发新产品30多种获发明专利4项 - 行业新闻 - 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稀土将才张尚虎:开发新产品30多种获发明专利4项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09日    浏览次数:1644

    他从事稀土冶炼分离工作27年,主持并参与稀土湿法冶炼、萃取、交换和制备等工艺研究50余项,开发新产品30多种,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他的名字叫张尚虎,1967年5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沈阳黄金学院有色冶金专业,现任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稀土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稀土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优秀专家。他主要从事稀土冶炼、分离及新材料方面研究,获2003年甘肃省“技术经济创新能手”、2005年“甘肃省劳动模范”、2006年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能手”称号、2011年度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5月获“白银市科技创新带头人”称号,2015年度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他是稀土界的一头“老黄牛”


  张尚虎从事稀土冶炼分离工作27年,主持并参与稀土湿法冶炼、萃取、交换和制备等工艺研究50余项,开发新产品30多种,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主持中大型工程设计与施工9项,内部技术改造50余项,其中3项国家项目,4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其中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尚虎从点滴做起,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车间主任、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一步步走来,他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潜心研究。


  为了促进公司科技创新,加快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力量的前提下,张尚虎先后与台湾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五矿(北京)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南昌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西北师大、兰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稀土行业知名的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经济技术指标、降低成本费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以开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稀土功能材料、应用材料以及稀土以外的其他产业为目标,快速有效地推动公司产业升级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完成了高纯氧化钐制备工艺研究;光学级氟化镁制备工艺研究;马来西亚独居石酸法分解工艺研究;三出口一步法萃取提铈工艺研究;高纯氧化镧萃取分离生产线工艺研究;氧化镨萃取分离生产线工艺设计;电解法还原铕生产线产氯气综合利用;中重稀土萃取分离线工艺设计;荧光级氧化钇生产线工艺设计等多项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主持承担的“高性能氧化铽镝制备工艺研究”“荧光级氧化钆制备工艺研究”“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前驱体钇铕氧化物制备工艺研究”等项目于2008年5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承担的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PDP、LED用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前驱体铈铽氧化物研究”项目于2008年5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他主持的湿化学法制备节能灯用蓝色稀土荧光粉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2011年9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相关专家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000吨/年硫酸体系非皂化联动萃取分离稀土生产线项目2012年9月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相关专家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亮度低光衰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2013年12月28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相关专家验收,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直在学一直在做


  近年来,张尚虎主持建设了硫酸体系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生产线;高性能钕铁硼生产线升级改造;氯化铵废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公司10余项重大技改项目建设。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公司产业布局,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效益。


  作为公司的骨干,他近年主持承担了特殊物性和组成稀土氧化物高效清洁制备技术(科技部863计划,课题编号:2010AA03A405)、湿化学法制备节能灯用蓝色稀土荧光粉产业化技术研究(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高亮度低光衰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产业化技术研究(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感谢单位培养


  回想过去取得的所有成绩,张尚虎把所有的成绩归结于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他说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好的平台,他才能取得如此成绩。“我感谢公司给予我施展才华的平台,感谢公司领导的培养和信任,感谢同事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协作。其实我的对口专业并不是稀土,但是我喜欢学习,我喜欢探索和触碰新鲜事物。”张尚虎表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多年来张尚虎通过潜心研究,先后获得了一种高效稀土油漆催干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8101504217;酸性磷型萃取剂生产高纯氧化钆的生产工艺,专利号:ZL2008101504255;一种新型萃取箱,专利号:ZL201120511846.3;一种萃取分离线上的有机回收方法,专利号:ZL201110408627.7;一种小颗粒钇铈氧化物固溶体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410000713.8等5件专利。站得越高学得越多


  在和张尚虎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张尚虎对待工作乐在其中,对待家人关怀备至,对待下属和蔼可亲。“我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错了就要惩罚。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的员工都喜欢和我敞开心扉谈事,他们对我说的也都是真心话。”张尚虎说,因为工作性质不同,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但是家人也都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据悉,曾经连续有4个春节,张尚虎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别人家团圆的时刻,他却趴在电脑前画图做设计。


  在公司领导和业界同仁无数次的认可和肯定下,张尚虎主持的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前驱体钇铕氧化物生产线项目获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荧光级氧化钆制备工艺研究项目获201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4000T/a硫酸体系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获201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5月获市科技创新带头人称号。


  “我不管做任何一件事,都没有想过功利性,唯一的想法就是把这件事做好!”这是张尚虎的工作标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只要有一天不学习心里都会发慌,因为站得越高,接触的圈子越大,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


  “搞农业研究,要不怕吃苦、不怕失败,要耐得住寂寞。”这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对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寄语。作为稀土企业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同样也要不怕吃苦,还要耐得住更多的寂寞。张尚虎数十年来一直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在失败面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在成功面前淡然视之、再攀新峰。对于张尚虎来说,爱岗敬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365天全身心的投入,也是他一辈子无怨无悔的付出。张尚虎说,他的职责就是不仅要钻研技术业务,还要了解产业变化和需求导向。只有即懂经济,又有研发实力,才能做好新时期的科技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