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洪杰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大学孙为银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金国新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汕头大学李丹教授到兰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作学术报告。
张洪杰院士的报告以“稀土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稀土发光材料在交流电驱动的LED照明、农用补光材料和温度传感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展示了稀土作为发光材料的宝库在各领域中的重要价值。他还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科研心得。孙为银教授的报告“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研究”,从溶剂比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有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调控,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性质。金国新教授的报告“有机金属大环与笼状化合物”,详细讲述了通过配体结构、配体取代基的设计来调控有机金属笼状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及组装。李丹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配位超分子自组装的功能化策略”,其研究团队围绕功能超分子配位化合物及其集聚体的定向合成、自组装,晶体结构及性能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发现新化学反应、构筑新结构网络和建立新制备合成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李丹教授从超分子组装及功能化策略方面,描绘了配位超分子的多样结构和性能。
报告会精彩纷呈,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加,使师生们在开阔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和拓展科研思路方面受益匪浅。
上一主题: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稀土专家卡尔.葛史奈德离世
下一主题: 广东英德多部门联合捣毁一处稀土非法开采点
Powered By 浙磁协门户网 版权所有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02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302100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