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浙江磁性协会门户网!

白云悠悠 光耀一生——忆徐光宪先生与包头稀土院人二三事 - 图文讯息 - 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图文讯息 图文讯息

白云悠悠 光耀一生——忆徐光宪先生与包头稀土院人二三事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4日    浏览次数:2611

    徐光宪先生仙去,稀土界人士万分悲恸。先生于学界、业界之贡献,尺牍难尽。徐先生献身稀土,为光耀白云鄂博资源之故,频顾包头。工作中与包头稀土研究院往来频密,院内同志受益匪浅,感激之深,哀痛之切,实难言表。幸得包头稀土研究院几位先生不辞辛劳,将对徐先生的点滴记忆拿来与读者共飨,谨寄缅怀之情。

一、白云之下,稀土缘远

    2009年年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在包头稀土研究院湿法冶金研究室和包钢稀土高科公司工作多年,现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的王晓铁先生,收到一张来自徐光宪先生的亲笔贺卡,贺卡中深情回顾了当时在包钢进行稀土分离项目攻关时与包钢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工作的场景和取得的成果。小小贺卡洋溢着徐先生与稀土、稀土院人的情谊,承载着徐先生与白云鄂博稀土的不解之缘。

    自1972年投身稀土研究起,徐先生多次亲赴包头,在包钢有色三厂和包头稀土研究院(原包头冶金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徐先生与参加实验的同志同吃同住在工厂,理论指导实践,将稀土分离技术逐步推向成熟。

    1982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完成了用萃取剂P507在盐酸体系中全萃取连续分离镧、铈、镨、钕、钐、铕、钆等稀土元素的扩大试验。徐先生应邀参加了鉴定会,他认为这个工艺采用一种萃取剂、一种介质从混合稀土中同时得到6个高纯稀土产品,收率高,单耗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徐先生的大力推荐下,这一成果被列为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并在包钢有色三厂进行工业试验。1983年8月徐先生和他的团队会同包头稀土研究院和有色三厂的同志,应用串级萃取理论,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

    1984年7月15日,工业试验正式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包头稀土研究院和包钢有色三厂在徐先生指导下,取得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成果,是我国在稀土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成果很快被内蒙古、江苏、江西、广东、湖南、辽宁等省区稀土企业采用,彻底打破了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对国际稀土市场的垄断格局,实现了我国稀土界几代人光耀白云鄂博神山的梦想。包钢稀土高科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市后,徐先生以80岁高龄亲临包头视察当时国内最大的、以他的串级萃取理论为基础、包头稀土院提供工艺设计的稀土分离生产线,不仅详细询问具体工艺运行情况并给于了宝贵的指导。

\
 

二、高尚师德,学者风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我国稀土技术攻坚克难的时期。先生即是学者,也是师长。传道授业,培养出数不清的稀土精英。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包头稀土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琦先生回忆,那时徐先生经常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工作,或讲课,或开专题会,研究进程热闹异常。期间无论是教授理论、推荐交流深造,徐先生对可造的后辈都默默提携。难怪那时名不见经传的王琦先生,做梦也想不到,徐先生会推荐她自己的论文去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徐先生对成果嗅觉敏锐,即便是会议外围的技术大字报,只要有重大发现和科研价值,就会和小年轻们一起,搬上小板凳挤在大字报前细细研读,认真讨论。研究如有进步,必定夸奖肯定。对于后辈的成绩更是积极肯定,无私帮助。他的鼓励,就不止一次的给王琦先生提供了动力和帮助。这一切都在对串级萃取理论的推广过程中默默发生。如王琦先生,与徐先生交往,虽平淡若水,却总“不忘徐先生的高尚师德,学者风范”。

\
  

三、耕耘不辍,惜土如金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徐先生晚年依然心系稀土,时刻为我国的稀土事业出谋划策,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贡献良多。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马鹏起先生举出其中三件:

    其一,在稀土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会上(2004年),徐先生呼吁保护白云鄂博主矿和东矿。

    其二,徐先生与师昌绪等十五位院士上书国务院,紧急呼吁保护白云鄂博矿中的钍和稀土资源,保护黄河和包头的生态环境。

    其三,徐先生关心白云鄂博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究。目前众多科研院所和研究团队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力争摸索出一套综合工艺路径。一幅以“大、多、富、贵”为特点的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新图景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先生说过:“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先生不但自己践行,也把工作的热情和乐趣传递给了与他接触过的人们。如王晓铁、马鹏起、叶祖光、和王琦几位先生,以徐先生为榜样,如今依然活跃在稀土事业的最前线。他们的脸上时刻洋溢着工作的乐趣,与徐先生一脉相承。不但如此,投身稀土事业的快乐必将感染后辈新人,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薪火相传,越来越旺。斯人已乘黄鹤去,留得英魂励新人。徐光宪先生的贡献和精神必将发扬光大,泽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