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包头稀土研究院与黑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稀土超分子感光变色镜片试制成功。该镜片充分利用轻稀土在稀土元素中较大的金属半径、易变价和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设计新型感光变色材料,该类新材料由于稀土元素镧、铈、钇的引入使镜片具有更好的呈色速率(小于3s)及褪色速率(小于60 s),抗疲劳性强且稳定性好,从而可以延长镜片使用周期,打破我国高端变色镜片市场被进口镜片垄断的现状。
包头稀土研究院首次将稀土通过无机和有机杂化的方式引入智能感光变色材料中,充分发挥稀土离子在超分子结构构筑,实现空间限域效应、重原子效应和抗氧化性等方面的优势。
此外,稀土超分子感光变色镜片采用自主研发的稀土超分子感光变色材料,同时结合成熟的基层变色技术制备而成,可以智能调节光线的透过率,有效阻挡100%的紫外光和30-80%可见光,从而减少强光对眼睛的伤害,达到保护眼睛和减少视疲劳的目的。
据了解,现阶段传感材料研究室已试制出不同颜色的感光变色镜片,试制镜片折射率为1.5,阿贝数为58,符合眼用镜片行业标准。
上一主题: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密切关注聚变磁体技术
下一主题: 包头市工信局:7月稀土产品价格环比半数呈上涨态势
Powered By 浙磁协门户网 版权所有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02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302100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