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光谱IEEE”网站6 月12 日报道,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已经证明,单层二维材料可以表现出内在磁性。这一关于二维磁体的最新消息,与此前曝出的讯息不同,它证明在单层二维材料中,不使用基板就能表现磁性。
今年四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二维层状晶体材料可以表现出磁性,只是单层磁性无法被测量。到六月,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和伯尔尼大学的研究者们合作制作出首个二维磁性材料,后者由一个单层二维材料和一层黄金衬底共同构成。
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研究者在文中指出,单层材料作为一个孤立的二维晶体,也能具有强大磁性,并演示了单层三碘化铬如何具有磁性,并可制成数据存储介质和量子计算机的原理。
三碘化铬是一种具备层叠结构的晶体,使用“思高胶带法”就能分离各层,用有黏性的胶带粘住材料表面,然后撕下来就能得到。这种材料本身就具有磁性,像冰箱磁铁一样,可以依靠自身电子的定向旋转来创造出永久磁场,同时内部电子还能垂直于材料平面旋转。
这种结构特殊性让研究者猜测,它在仅剩一层原子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磁性。研究证明猜想正确,从而有助于人们找到能在室温下工作,且不受氧气干扰的二维磁体。这对未来科研和工程学而言是一个大挑战,成功后有望用于研发新一代计算机智能硬件。
上一主题: 福建物构所稀土发光超分子多面体配位自组装研究取得进展
下一主题: 球状稀土团簇组装及磁交换“指纹谱”研究取得新进展
Powered By 浙磁协门户网 版权所有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02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302100930号